【診所開業稅務指南】從合法節稅到財務安全,醫師必備的財稅思維

許多醫師一開始開業,關注的重點多半是診所裝潢、選址與團隊建立,但卻常忽略最影響獲利穩定度的環節之一——稅務規劃

稅務問題並非營收很高才會遇到,事實上,診所在開業的第一年就會接觸到多種稅目,包括營業稅、營所稅、所得稅、二代健保補充費、扣繳申報等等,若事前沒有規劃,很可能「忙一年、繳一堆」,甚至誤觸法規還不自知。

我們作為一站式開業整合顧問,常常協助醫師重整稅務架構與財務流程,以下就是幾個我們最常看到的痛點與解法。

開業初期:稅務結構錯誤的常見誤區

  1. 開業未登記營業稅人身份
    很多醫師認為自己是「醫療服務」,就不需申報營業稅,卻忽略了:診所若販售產品(如保健食品、清潔用品)、提供自費療程(如美容醫療),都涉及「營業行為」,需依法開立發票。

  2. 診所與醫師個人收入未分離
    若所有收入都登記在診所名下或全數開立給醫師個人,很容易造成高所得稅與健保補充費暴增。

  3. 員工薪資未報稅或無合約憑證
    發現帳務混亂、扣繳漏報、未依法提報健保與勞保,是許多診所在稅務查核中最常被追補與開罰的原因。

開業階段就該導入的合法節稅機制

  1. 設立法人診所 vs. 個人執業所的選擇

    • 法人診所可透過公司分紅制度進行節稅、分攤收入風險

    • 個人執業所稅務較簡單,但稅率級距限制高、無法進行公司級別報銷

  2. 設計「醫師抽成合約」與「職務分潤結構」
    合理安排不同醫師的抽成比例、團隊分潤機制,結合報稅規劃,讓支出合理化、帳面清晰化。

  3. 報帳制度與合法憑證建立
    建立日常收支報帳流程,使用三聯式發票、會計軟體記帳、記錄進貨與成本支出,為將來稅務健檢做好準備。

我們如何協助:開業稅務從零整合到位

我們團隊配有專業稅務顧問與會計師,針對診所開業提供下列一站式整合服務:

  • 法人或個人診所形式選擇諮詢

  • 開業登記與稅籍設定協助

  • 設計醫師報酬與分潤制度

  • 員工薪資稅務合規化

  • 財報制度與報稅流程建立

  • 定期財稅健診與節稅建議

📍省的不只是稅,更是風險。

醫師最該專心的,是照顧病人健康,而我們的任務,就是照顧您診所經營的健康。從財稅、法務、人事、行銷到裝潢與選址,讓我們成為您開業路上的整合型後盾,真正做到「無痛開業,安心執業」。